作者:迭戈
本文字数:3460字
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一辆自行车所衍生的价值以及消费能力,比马拉松要大。”
今年,环法自行车赛被夹在欧洲杯和巴黎奥运会两大赛事中间,前后间隔不到1个月。但这并未削弱环法的魅力和商业价值。无论是在比赛路线两旁,还是在直播屏幕前,环法对自行车迷、泛体育爱好者以及普通观众的吸引力依旧无可匹敌。卡文迪什成功冲击第35胜,成为环法胜场数历史第一人,更为本届环法比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卡文迪什的夺冠也再次将国内车迷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自行车品牌喜德盛身上。
此前已有外媒报道,中国自行车品牌喜德盛计划正式涉足职业公路车领域,将宣布对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车队进行重磅投资,并制定长期战略,以打造一支世界级“超级车队”,与UCI世界巡回赛各顶级车队竞争。
在万里之遥的中国,浩浩荡荡的骑行大军正在壮大,骑行装备销量大幅增长,赛事更多,车辆更炫。“马拉松火了之后是自行车”已经成为老生常谈,而今中国品牌收购环法车队的传言再次传出,让人不禁好奇,环法离咱们还有多远?国内的自行车赛事产业,走到哪个阶段了?
中国首支世巡赛车队,喜德盛出手?
在今年的环法自行车赛开幕式上,喜德盛创始人谭伟龙与A.S.O.创始人及阿斯塔纳车队CEO进行了深入交流。环法自行车赛由A.S.O.每年组织,其母公司是法国知名家族媒体企业阿莫里报业集团。这次会面再次引发了关于喜德盛可能收购阿斯塔纳车队的传言。虽然官方尚未发布声明,但这一举动无疑增加了传言的可信度。
一个月前,行业观察中国要迎来第一支世巡赛车队?环法离我们还有多远法国《队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车队被中国赞助商收购?》的文章。报道指出,由于阿斯塔纳车队的世巡赛牌照即将到期,并且车队正面临财务困境,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而中国的投资是最有可能的选择。如果合作达成,车队的年度预算可能会几乎翻倍。随后,CyclingNews透露,喜德盛将收购阿斯塔纳车队,合作期限为5至10年。
在后续的采访中,喜德盛方面也表态正积极筹措相关收购事宜,并表示“如果最终与阿斯塔纳车队达成合作,一定会是以收购的形式。”截至发稿前,喜德盛官网没有任何消息释出。
喜德盛并非首个出手收购世巡赛车队的中国资本。2016年,中国天珺体育曾一度有意收购来自意大利的蓝波-美利达车队,但最终未能成行,来自中东的援手让这支车队得以延续,车队也改名为阿联酋航空车队。
于1995年成立于深圳的喜德盛近年来主攻中高端市场,其公路车依然以平价著称。官网显示,喜德盛目前只拥有一支洲际职业车队和喜德盛中国车队,此番出手收购世巡赛车队的传闻,也在市场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国产碳纤维品牌在国外很受欢迎,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专业自行车销售和服务领域深耕了十余年的付先生表示,从产品维度上来说,喜德盛背靠东莞碳纤维基地,又有东南亚用工渠道和日本碳布渠道,制作工艺没有问题。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生产线已经非常成熟。
如今,喜德盛也有专门的竞赛级旗舰品牌。据付先生分析,喜德盛此番出手,有意将旗下高端系列X-LAB升格成国际品牌,“对咱们这些骑车的人来说是好事,对行业和运动员来说也是好事,难得有个具有行业国际视野的大品牌领军者。”
那么收购一支世巡赛车队能赚钱吗?答案也不一定。根据《队报》的统计数据,2022年英力士车队年度总预算达到4600万欧元,而两个争夺黄衫最激烈的车队——阿联酋航空和珍宝的预算分别是3500万和2500万欧元。另一方面,顶级自行车队赞助商频繁更换似乎也从侧面说明,这并不是一门很划算的生意。
收购顶级自行车队未必是一个好的资本故事,但对于中国自行车运动和产业而言,却有机会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当然,中国能否在2025赛季迎来首支世巡赛车队,现在还没有定论。
“夹缝中”的2024环法,依然很吃香
不过作为世界顶级自行车赛,环法的营收能力还是不愁的。前环法冠军安迪·施莱克曾有一句名言,“在法国,足球只算得上是运动,自行车才是真正的竞技。”这也解释了今年夹在欧洲杯和奥运会两大赛事中间的环法赛为何依然火爆。
据彭博社报道,去年法国公共服务广播公司转播的环法自行车赛吸引了4250万观众,同比增长2.4%。要知道,法国的总人口也才6800万。
与其他体育赛事不同,自行车赛无法通过售票盈利,但可以通过庞大的人流量挖掘商业价值。每届环法自行车赛的路线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个赛段的起点和终点都有丰富的现场活动,比赛直播中充分展示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地标建筑。这也是环法自行车赛商业开发的核心要素之一。
仅凭环法始发站的竞标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体育商业媒体Sportico指出,想要举办赛段发车地的城市需要向主办方A.S.O交纳一定数量的举办费用,而环法每年有21站比赛,而且如果是海外发车,价格更高。2019年,环法在布鲁塞尔举办发车仪式,该市就像向A.S.O.支付了约500万欧元,此后又花费了600万欧元用于现场实际办赛。
虽然A.S.O.拒绝就举办环法自行车赛单站的收费对外界发表评论,但本届环法比赛的前三个赛段都全程在意大利境内进行,想必也是一笔巨额收入。
根据财报,A.S.O.的母公司阿莫里报业集团2023年收入攀升至5.88亿欧元,同比增长约7%。尽管他们拒绝透露环法比赛收入,但A.S.O.在2023年的收入占该集团总收入53%。A.S.O.旗下不仅拥有环法,还包括环西、巴黎马拉松和达喀尔拉力赛等赛事,但环法无疑是A.S.O.的摇钱树。
环法另一部分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商业赞助。今年环法有5个主要合作伙伴和13个官方合作伙伴,与许多交赞助费买广告位的简单商业合作不同,环法比赛的赞助商有机会通过更多植入和曝光,直接抵达目标受众。比如,车迷会被告知一定要在预计车手经过的时间点之前一两个小时就抵达观赛位置,因为车手到来之前会有绵延几公里的赞助商花车从这里经过,车迷们既能大饱眼福,也能从花车上得到实惠的礼物和纪念品。
随着网飞纪录片《环法:逆风飞驰》(TourdeFrance:Unchained)第二季新鲜出炉,这个夏天人们对环法的关注度相信又多了几分。
商业化仍在路上
不只是环法,这个夏天,国内自行车赛事的热潮同样席卷全国。
参照2024年中自协发布的年度赛历表,国内注册职业车队主要赛程集中在7-11月,涵盖全国联赛、中职赛、环青海湖赛、环岛赛、环鄱阳湖赛等职业赛事。7月7日,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西宁鸣枪开赛。
事实上,2020年之前,中国举办国际自行车联盟(UCI)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事数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其中,等级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环广西和环崇明岛为世巡赛级别,另外三项环青海湖、环海南岛、环太湖为仅次于世巡赛的HC级别。在这五大赛事之外,还有环中国、环太原、环邢台、环泉州湾、环福州等稍低级别赛事,共同组成了规模庞大的中国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事体系。
不过,在实际运作中,国内对自行车赛事市场化依旧很薄弱。北京市自协副秘书长田禾告诉体坛经济观察,目前国内自行车专业和职业级赛事大都由政府主导,包括财政、组织、安保、医疗,传播,统筹等。一些镇级业余赛事和活动,也是当地政府主导甚至直接投资并拉有相关的企业机构来做财务支持。
赛事商业收入靠报名费来维持和盈利的方式难以持续,赛事品牌树立与商业价值也因此受到限制。与之相对的,世界顶级赛事收入体系中占比不小的转播费用也由于国内观众数量不成规模而收入甚微。
国内自行车赛事不是没有商业化运作上较为成功的例子,比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湖赛是中国自协与青海政府全力打造的赛事,早在第二届环湖赛上,主办方就开始全面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媒体发出了“诚招天下客”的招商邀请。如今环湖赛已构建5级招商体系,从2023年开始,环湖赛实现全程电视直播,并在国际电视频道落地。
在田禾看来,环湖赛的商业价值背后,首先是赛事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厚的比赛奖金吸引了更多世巡车队和职业洲际队的关注和参与,其次环湖赛高海拔赛事和中国西北独特的路线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除此之外,近年来UCI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自2017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四年办赛,带来了显著的赛事综合效益。
“一辆自行车所衍生的价值以及消费能力,比马拉松要大。”田禾指出,“从各地几乎所有大品牌开设门店、销售数据的增长,以及组织骑行活动吸引更多客户的现象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他认为,中国的自行车运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年轻人以固定线路刷街爬坡为主的骑行热潮,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的业余赛事,并且这种趋势将愈加明显。
广泛的受众基础是体育赛事商业化成功的基石,也是扩展赛事品牌价值的助推器。群众基础 赛事落地 商业运作 政府投入,或许环法那样万人空巷、观众如潮的场景在国内也将不再遥远。